首 页
|
关于我们
|
展会介绍
|
新闻中心
|
参展商手册
|
展位费用
|
展位分布图
|
媒体支持
|
联系我们
|
ENGLISH
新闻类别
展会资讯
行业新闻
公司动态
媒体报道
新闻详细
技术进步铸造了《新倚天屠龙记》的悲剧,怪我们审美落后吗?锻造展-2020年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锻造工业展览会-2020 China(Guangzhou) Int'l Forging Industry Exhibition
2019年8月9日
锻造展-forging expo
---------------------------------------------------------------------------------------------------------------
新倚天屠龙记》海报随着新版《倚天屠龙记》剧情的展开,无数金庸武侠迷们开始了乐此不疲的“批判”工作,慢镜头滥用成了这部《倚天屠龙记》被人诟病最严重的地方。这直接导致新《倚天屠龙记》豆瓣开评只有5分,而且看样子随时有破五冲四的趋势。更悲催的是,作为一部正在更新的新剧,新《倚天屠龙记》在很多视频网站首页完全不见踪影,更有很多网站直接挂出了苏有朋版本的《倚天屠龙记》。
百度视频首页那么问题来了,请根据上述情况,求新《倚天屠龙记》主创人员心理阴影的面积。玩笑就开到这里,今天小酌主要和大伙简单聊聊这版新《倚天屠龙记》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源。小酌个人总结,这版剧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过”字。
《新倚天屠龙记》剧照很多小伙伴觉得打戏就应该有个打戏的样子,像新《倚天屠龙记》那样慢吞吞的像是在跳舞。这其实是一种很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观点,它的内在逻辑是:以前武侠片打戏的动作都很快,所以现在拍出的武侠片打戏也应该很快才对。对于武侠片的动作戏应该快还是慢,这是个审美问题,没有高下之分,其实也就没有所谓的对错了。
新倚天屠龙记》剧照跟大伙科普一个问题,我们以前看到武林高手们的打戏节奏都很快,其实并不全是主创的意图,更多的是由于当年拍摄技术的落后。仔细回忆一下,以前我们看到的武侠片,很多轻功的部分其实都是分镜头的衔接,简单说就是前一个镜头起身,下一个镜头落地,对于中间“飞檐走壁”的细节描写是完全略过的。
《新倚天屠龙记》剧照这样的做法让整个打戏的节奏显得很紧凑,观众看的也过瘾,但实际上这种拍摄手法在当年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因为以当年的技术,要做动作戏的慢镜头(也就是升格处理),后期画面会出现抖动的现象,去掉这抖动要消耗大量经费和精力,最终效果却很一般。随着拍摄技术的进步,动作的升格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一开始这技术是专用在电影上的。小酌依稀还记得当年《卧虎藏龙》和《英雄》中的升格动作戏的惊鸿一瞥,武林高手的意境呼之欲出。
高手意境如今升格处理的技术已经相当普及,运用场景也从电影转移到了电视剧阵地,就金庸武侠来说,这版新《倚天屠龙记》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了这么多,其实小酌并不是想给《倚天屠龙记》洗白,这版电视剧试图用新技术升级刻画高手过招的细节,但实在有点用力过猛,过犹不及,也就是前面小酌所说的“过”字。古人云“张弛有度”,技术本应该服务于剧情,这版《倚天屠龙记》的症结在于过于迷恋升格镜头的新技术,“弛”有余而“张”不足。这使得整部剧集不仅没体现出武林人士的“高手意境”,反而让人感觉拖拉。
新倚天屠龙记》剧照最后,小酌想谈一下关于翻拍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不可否认,早年国内拍出了很多堪称经典的武侠剧,可这里所谓的经典,也是就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随着国内后期技术和拍摄技法的进步,如今我们拥有了制造更优良画面的技术,加上服化道具的专业化,现在翻拍的影视剧从“颜值”上是完全可以胜过经典的。
武当VS少林只是一部优秀的影视剧,“颜值”只是一部分,导演的诚意,剧情的设置,演员的呈现才是重中之重。回到这部新《倚天屠龙记》,虽然画面一流,但因为新技术的滥用仍然被嫌弃。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否认,这版新《倚天屠龙记》在一些方面是要胜过经典的。我们眼中的经典在下一代人眼中,可能已经显得有点简陋了,用新技术把经典的故事呈现给下一代人,传承武侠精神,难道没有意义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4
广州巨浪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23181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明路29号星汇园A1座3A05-3A06室 邮编:510623 电话:020-38620782 传真:020-3862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