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本周稍早前,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2月份制造业PMI跌至49.4,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跌破50荣枯线。
荣枯线,即采购经理指数(PMI)的临界值,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发展变化趋势。PMI数值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当采购经理指数高于荣枯线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反之,则说明经济在衰退。
财新的调查显示,2018年12月,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两项指标均出现萎缩:新订单总量出现2016年7月以来的首次下降。许多受访厂商表示,市场需求低迷,导致销售受挫。新出口订单则连续九个月下降,但降幅较11月收窄。
财新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2018年12月,制造业内需下滑、外需仍受压制,企业去库存意愿增强,工业品价格趋于下行,制造业生产或将进一步受到拖累,经济下行压力有进一步加大的迹象。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了解到,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贸易摩擦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此前,消息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9日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表示,很高兴两国工作团队正努力落实我同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关对话协商正取得积极进展,希望能达成对我们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利的成果。
习近平则指出,本月初,我同总统先生在阿根廷举行了成功会晤,达成重要共识。这段时间以来,两国工作团队正在积极推进落实工作。希望双方团队相向而行,抓紧工作,争取尽早达成既互利双赢、又对世界有利的协议。
通话传达了两个贸易大国之间的积极前景,市场受到了鼓舞,美国期指高开。
与此同时,尽管新订单总量出现下降,但12月厂商采购活动继续小幅回暖,连续三个月出现回升。部分厂商因担心2019年采购成本上升而提前采购。采购库存与上月几乎持平,成品库存则略有上升。
同时,制造业界对未来12个月的经营前景信心度回升至三个月高点,但相比历史数据仍然偏弱。业界主要担心需求减弱、生产法规收紧带来的不利影响